2013年2月23日 星期六

The Destroyed Room,JEFF WALL



JEFF WALL Photographs

1 May – 28 July 2013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Australia


加拿大藝術家Jeff Wall第一次在澳洲的回顧展。
The exhibition is the first Australian survey of works by Canadian photographer Jeff Wall. 


Photography focus at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AustraliaJeff Wall, <The Destroyed Room 摧毀了的房間>, 1978. Transparency in light box, AP, 159.0 x 234.0 cm. Collection of the artist.


<The Destroyed Room 摧毀了的房間>這作品指涉Delacroix的畫作(拉克洛瓦的「薩達那帕魯之死」 The Death of Sardanapalus )1827年
 

http://classconnection.s3.amazonaws.com/949/flashcards/672949/png/delacroix_dth_of_sardan1333570361871.png


這件繪畫,描述古代亞述人抵抗敵軍侵略的最後一幕臨終之前的君王指揮軍士,破壞他的所有財產,以及屠殺後宮嬪妃和駿馬床上的被單,如鮮血般滑落到地上,金銀財寶閃耀光芒,襯托出美女白哲的胴體。四周發生如此的慘劇時,薩達那帕魯君王悠然躺著,面無表情。以紅色為基調的激烈色彩,如流水般動態構圖,以及人物靜與動的對比,提高了畫面的戲劇效果。


Jeff Wall認為這件繪畫關於家庭生活裡的暴力攻擊、報復誇張了色慾化的軍事榮耀這是第一件Jeff Wal思考問題的品。
 <The Destroyed Room 摧毀了的房間> ,Jeff Wall 回應Delacroix 全面的構圖,中央部分的對角線和豐盛的血红色,同時體認到這作品的劇場氣氛,重新組構場景,大致配置舞臺佈景,没有任何演員。

 Jeff Wall 的攝影作品,經常是基於日常生活狀況的第一手觀察,與事件回顧,經由“電影的方法”而重建,而不是直接攝影的“決定瞬間”。





2013年2月22日 星期五

《Free Your Mind: 攝影藝術解讀與創作基礎》高雄場:開課日期與地點

《Free Your Mind: 攝影藝術解讀與創作基礎》

高雄場

隔週上課,星期六晚上 7pm-9pm

3/2(六)預定第一次上課

日期:3/2, 3/16, 3/30, 4/13, 4/27, 5/11, 5/25, 6/8.

地點:
平衡點攝影空間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永康街109號4樓


名額有限,請先匯款確定報名
平衡點攝影空間: 交通資訊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永康街109號4樓

(2樓以上樓層入口在109號的正後方也就是林森二路17巷巷口進來)

開車者:可將車停放在四維路上再從林森二路17巷巷口進來,公寓門口右邊有個"平衡點攝影"的電鈴。

騎車者:可將車停放在公寓入口前,再按門口右邊有個"平衡點攝影"的電鈴。

搭捷運者:搭紅線至三多商圈從六號出口出站,出站後從興中路右轉步行約5-8分鐘至文橫路左轉在統一超商的斜對面,那條巷子就是林森二路17巷巷口進來,公寓門口右邊有個"平衡點攝影"的電鈴。



請聯絡:
xxx38mayling@yahoo.com.tw





《Free Your Mind: 攝影藝術解讀與創作基礎》台中場:開課日期與地點



《Free Your Mind: 攝影藝術解讀與創作基礎》

台中場

隔週上課,星期日晚上6pm-8pm

3/3(日)預定第一次上課

日期:3/3, 3/17, 3/31, 4/14, 4/28, 5/12, 5/26, 6/9.

地點:Lightroom

地址:台中市西區精誠九街10號


04 2320 0837

名額有限,請先匯款確定報名

不開放旁聽

  

Lightroom 交通資訊:

Lightroom位於台中市西區精誠九街10號,此為單行道,開車請由忠明南路進入。

導航座標 X:214201.6412 Y:2672318.3726

開車
中港交流道往台中方向>直行中港路三段>中港路一段>右轉忠明南路>右轉精誠九街。

臨近停車場
Times平面停車場 台中市西區精誠八街(中港交流道往台中方向>直行中港路三段>中港路二段右轉精誠路>左轉精誠八街>步行至精誠九街約60公尺。

Times平面停車場 台中市西區忠明南路108號(中港交流道往台中方向>直行中港路三段>中港路二段右轉忠明南路後直行約500公尺後位於右側>步行至精誠九街約160公尺。

嘟嘟房 平面停車場 台中市西區忠明南路108號(中港交流道往台中方向>直行中港路三段>中港路二段右轉忠明南路既可見於右側>步行至精誠九街約550公尺。

東興立體停車場 台中市西屯區東興路三段332號(中港交流道往台中方向>直行中港路三段>中港路二段右轉東興路三段位於左側>步行至精誠九街約400公尺。

高鐵
由高鐵台中站大廳層5、6號出口手扶梯至1樓客運轉運站>前往6號出口13號公車月台搭乘高鐵快捷公車>高鐵台中站-台中公園約15分鐘一班車>約30分鐘可到達台中市區>於公益路口下車>步行至精誠九街約500公尺。

火車
由台中火車站下車>轉搭乘台中市公車於忠明國小站下車>步行精誠九街約600公尺。

客運 .公車(統聯,國光)
搭乘經中港路班次於何厝站or頂何厝or忠明國小站下車>步行精誠九街約600公尺。




請聯絡:
xxx38mayling@yahoo.com.tw

 

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Free Your Mind》 教學理念的簡要說明


Free Your Mind


How to free your mind? 這是很困難的事情,但也可能可以經由簡單的方法。

因為,很可能想法或慣習的改變,來自一些小小的啟發。

這些日子,關於課程的設計,有學生建議,入門課程應加入一兩小時的學生作品討論,以便檢視學生是否瞭解與學習到課程內容。同學可能會很期待想知道自己的改變吧?




      BANKSY,    I want change


改變需要時間,蘊釀新的想法需要時間。尤其台灣缺乏攝影教育,大多數人,對於攝影的認知還停留在沙龍,報導,心象.......。要能有所突破,甚至創新,確實需要很大勇氣與智慧。

很多學生也瞭解這困境,希望老師能給現成答案,就像是需要速食,或魔術,最好短時間內,作品能脫胎換骨,立刻獲得矚目。 

這個課程,不是教學生如何使用器材,或如何模仿風格,而是教給學生思考的工具,攝影藝術概念的來龍去脈。討論 攝影各種不同的材料、方法、過程、觀念課程盡量用當代攝影作為例子,一舉數得希望擴展大家的眼界。

我在美國長期受過專業教育訓練。我思考的是,如何啟發學生的創意、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如何讓學生自己有能力幫助自己。學生必需以自己力量站立,老師只是幫助學生打開眼界啟發學生尋找各種站立的智慧與方法。

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於課程結束後,還能長期的具有自助的力量,甚至多年後學生都還能有源源不斷的靈感不斷的自我學習,不必依賴老師。

我的教學,不是提供規則教條讓學生死記死背模仿抄襲。我用很多有趣的案例,讓學生瞭解,創意+想像,可以如何天馬行空? 如何解放心靈自由想像不受制約?瞭解各種文化藝術形式與觀念之後,如何創造自己的獨特性?

尤其當代攝影藝術,傾向跨領域特質,不再只是攝影形式美感,而是跨媒材、跨學科綜合領域。在編輯與展示方面,也與過去觀念很大不同。恐怕很多人需要徹底改變視野。

這樣的改變,需要時間沈澱。更需要時間,誠對自己。千萬不要因為上課,需要給老師看作品而急就章。


所以,《Free Your Mind: 攝影藝術解讀與創作-基礎工作坊》課程,就是這樣的理念而設計的課程

我希望學生瞭解基礎概念,並能擴展舊有的攝影藝術觀念。開放心胸,把既有成見放一邊,慢慢消化吸收課程內容,仔細思考,觸類旁通,分析那些引起深刻感受的。若有些新想法,自己先演練,再來決定下一步的規劃





 歡迎加入臉書:

咦呀藝術工場

張美陵攝影藝術工作坊







solid light 純光







Anthony McCall
(b. 1946)

solid light 

純光




Anthony McCall, <You and I, Horizontal (III)>,  2007. Installation view at the Serpentine Gallery, London, 2007.  





Anthony McCall is a British-born (1946) American avant-garde artist, specializing in cinema/projected film.  出生於英國居住在美國的前衛藝術家,作品關注在電影/投影的電影。
  

Anthony Mccall: solid light (2) | minimal exposition


1973年,McCall 開始創作<純光>電影系列。大都是簡單的投影,強調的是,光束的立體雕塑般的質感。當年使用的是 16mm影片,1990年之後就是數位了。

他的跨領域作品,結合了低限與觀念藝術、行為藝術與電影。這些都是當代藝術過去30年的重要發展。

電影成為他的作品的主體。電影投射的光,光的長度,但卻完全不同的思考。光不是在銀幕,而是在空間。
   
投影的光束之間,觀者的空間即是煙霧區域。煙霧隨著觀者走動而流動著。光是可見的,看似堅實的,卻也是無法觸摸的,感覺是無形的。


Man under round slits of light in dark space

<Between You and I>,  2006



在暗黒的,煙霧繚繞的空間裡,光的投影創造了三度空間的錯覺:形狀,移動、 波浪,扁平的平面,  逐漸擴大、合併,或流過空間。

在這些作品,藝術家解構了電影,將電影還原到主要成分:時間與光。將銀幕徹底移除。也改變了觀眾與電影關係,觀者成為参與者,他們的身體與光束互動,並且因此變動了光的形式


多重的投影,產生了光的世界,藝術觀念結合了素描,雕塑,裝置,電影,觀者参與的立體光的行為表演。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Turkey的變遷與認同


George Georgiou
(b. 1961)   Lives and works in Europe, Turkey 


 

<Elazig, 2006>
Archival Pigment Print
30" x 40"
Edition: 7 

George Georgiou (b. 1961) has photographed extensively in the Balkans, Eastern Europe and Turkey for the last decade. His photographs focus on transition and identity and how people negotiate the space they find themselves in. 

He has received several awards including two World Press Photo prizes (2003 & 2005),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 project prize (2010), Pictures of the Year International first prize for Istanbul Bombs (2004) , and a Nikon Press Award UK for photo essay 2000, and has shown at MOMA.


http://jmcolberg.com/weblog/archives/GeorgeGeorgiou.jpg 
 
 George Georgiou 長期在巴爾幹、東歐、土耳其地區從事攝影工作。他的攝影作品大都關於社會變遷和身份認同,以及人們如何面對他們自己的生活空間

他已經獲得了幾項大獎,包括兩次世界新聞攝影獎(2003年及 2005 年),英國攝影雜誌專案計劃獎 (2010 年),  伊斯坦堡最佳國際攝影年度一等獎(伊斯坦堡的爆炸事件圖片)。並在紐約M0MA 辦過展覽。



Turkey: East to West


http://fotofestiwal.com/2010/wp-content/uploads/2010/04/fault-lines-book-00011.jpg
<North East Anatolia>, 2007


George Georgiou  <Turkey> :

"Turkey is a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nation, poised geographically and symbolically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But the tensions at the heart of Turkey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vere. A struggle is taking place between modernity and tradition, secularism and Islamism, democracy and repression—often in unlikely and contradictory combinations. It is these contradictions the work addresses and the complexities of a large country that was a former imperial empire searching for a modern identity.

While living in Turkey for four and a half years, I was surprised at how quickly change was taking place: landscapes, towns, and cities reshaped, an extensive road network under construction, town centers "beautified," and large apartment blocks springing up at a rapid rate around every town and city. Almost always, the architecture and infrastructure follow the same blueprint. Cities are becoming carbon copies of each other.

This modernization is designed to handle the mass migration from village to city that is transforming Turkey. Istanbul, a city of a million people in 1960, is now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urban sprawls with an estimated population of over 15 million. The migration is raising a host of new issues. One of the most immediate concerns is the rapid disintegration of community in Turkish villages and towns.

Turkey is often seen as the country that will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Middle East. At the moment Turkey is at a political crossroads that will define the very nature of the country.

My work seeks to address and question the concept of East and West and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at is happening against a rising tide of nationalism and religion. I have chosen to represent the changes by focusing on the quiet everyday life that most people in Turkey experience. "





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ICP, One-Year Certificate Programs



School of 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ICP (New York)
 

One-Year Certificate Programs

一年的證書課程


Application deadline: March 8, 2013
申請截止日期

www.icp.edu/school


ICP offers two One-Year Certificate Programs:
one in General Studies and one in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and Photojournalism. 



課程分為兩類:
1. 一般研究;

攝影史,當代藝術理論,技巧與方法,個人影像創作。
課程討論:文化,政治,經濟,與心理的影像使用。


Marina Berio 


2. 紀錄攝影和新聞攝影

Sumit Dayal 

These programs provide advanced students with an intensive yearlong course of study that strengthens personal vision, teaches professional practices, and explores the many disciplines that inform media and art today.  


General Studies in PhotographyChairperson: Marina BerioThe General Studies Program embraces the study of photographic practices, including fine art, editorial, fashion, documentary, and experimental image production. With the goals of broadening each student's vision and 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individual practice, the program explores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contemporary theory, craft and technique, and personal image making. The foundation seminar considers the questions that arise from the cultur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psychological uses of images. Visiting artists, critiques of student work, and discussions of contemporary ideas and artwork help students extend the possibilities of self-expression while defining professional and artistic working methods.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and PhotojournalismChairperson: Alison MorleyThe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and Photojournalism Program focuses on the investigative skills and technical knowledge necessary to succeed in the complex and constantly changing world of visual journalism. With ICP's long-standing commitment to documentary practice, this program engages faculty who are among the foremost practitioners in the photographic field. Visiting photographers discuss new media, business, and methodologies, as well as political, ethical, and social concern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Full-Time Programs at 212 857 0006, fulltime@icp.edu, or www.icp.edu/school.

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the sausage photographs, 1979

-->

Peter Fischli & David Weiss

 

這兩位瑞士藝術家組成的團體,從1979年開始合作。他們最有名的作品是 <The Way Things Go>這錄像記錄了他們利用日常生活物件,組合而成的一長串的因果關係鏈。幽默風趣,似機遇偶發,很有達達精神。

例如:中間的氣球被灌到膨脹而推動左邊的桶子,再引發其他物件的一連串動作。物件飛動,滑過,倒塌,燃燒,爆破,.....液體變成氣體變成固體.....

這些平常物件,似乎都有了特異功能。 或者可謂是,我們經過藝術家的想像,看到平常物件的另類面向。

這作品可以讓人連續看很久都不厭倦....
我曾在紐約的一家藝廊,“不小心”看到這件作品(之前未曾聽過他們),我看了一下午,驚歎不已



他們的攝影作品,《香腸》系列很有創意與趣味。利用日常生活物件,創造了一個令人信服又莞薾的虛構世界。


  
Fashion Show (香腸裝扮之後的時尚走秀現場)


日常普通的 sausage 與 ham,成為特殊場景的主角。(時尚表演;城市車禍;地毯......)
 Car Accident (幾個香煙屁股,圍觀著香腸互撞造成的車禍)





The Carpet Store




彷彿是兒童遊戲,具有無限想像的能力,將幾條香腸Sausage、幾片哈姆火腿 Ham,轉變成為虛構的世界,卻也是日生活裡的情節。

雖然是由這些怪異的材料扮演而成,現場卻非常有說服力

看似簡單的創意與想像力,信手拈來使用現成物,表現得很自然、幽默、達達...........
 





2013年2月9日 星期六

新年快樂 ~萬事如意~~




恭祝


新年快樂

吉祥如意

心想事成

扭轉乾坤

大吉大利







步步高升

財源滾滾

招財進寶

 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sick of goodbyes, Robert Frank







sick of goodbyes , 1978



他於1947年從瑞士移民美國, 1955年得到古金漢的獎金,旅行美國拍攝美國社會。他帶著家人在路上旅行了兩年,拍攝了28,000 張底片。旅行途中經歷了許多充滿敵意與危險的地方。


他選擇83張作品1959年出版了
《The American》Jack Kerouac 寫的序)



這本書,被我的美國攝影老師稱之為他們那個世代的“聖經”。


他的攝影與當時美國的新聞攝影或記錄式攝影很大不同。常有模糊失焦,歪斜角度,微弱光源...。這些都用來象徴表達美國社會現狀。

雖然被稱為“personal documentary", 但都關於美國社會的階級不平等,種族歧視,迷惘失落。


上面這件作品<sick of goodbyes>,是在他另一本畫冊裡: 《The Lines of my Hand》。





<sick of goodbyes> 這作品很直接表達了鬱抑與不滿情緒,不但畫面有很多視覺層次,空白的鏡子,似乎是血淋淋的字跡,也是人生的掙扎與磨鍊。


常聽到台灣年輕輩攝影家,談到自己的叛逆,反骨,看不慣很多事...諸如此類的,但卻很少從作品表現出來。


請不妨参考他的作品,他的“反社會”的叛逆精神,深刻觀察與敏銳洞察力,也是在台灣社會過慣了昇平安逸日子的蒼白冷漠攝影家所欠缺的。







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

夜貓談話 about Catherine Wagner: trans/literate 作品


Copyright attributed to Catherine Wagner posted to website images


Dear TOday____

又是一個睡不著的夜晚..然後跟張美陵老師一起比晚睡...
在FB訊息裡, 討論台中場地的租借與日期......

突然話鋒一轉聊起了當代影像這一塊





才晟耀 (以下簡稱才):  老師您怎麼看,現在台灣的影像在當代的表現呢?
好像拍一個垃圾桶,用類型學的方式去拍,加了一堆文字論述,就是當代影像了?

張美陵 (以下簡稱工頭):  沒看到作品只用講的無法討論作品~(傳了一個笑臉)





才:  哈....我也不知道耶.....那老師討論一下您的blog那篇盲人專用的書?

附上blog連結Catherine Wagner: trans/literate


工頭:  我都寫了在blog,你的問題是?






才:  我可以理解她的想法和拍法還有排照片的方式但...

我就是無法很清楚表達她的意思,
我好像還是局限在攝影能記錄甚麼這個思考裡。

我相信作品還有另外的弦外之音吧?是否有更深的意涵呢?
或許她勾勒出盲人對於書的內容(我看過大亨小傳)
很多東西是否不是眼見所及,還是經由任何形式的傳達,都能進入人們的心理?




工頭:  這些是盲文的點字書。文字的觸覺,平面的書成為立體的點字,雖然很多年的歷史,這些點字似乎也與數位概念有些相通。書本的本身也是具有美感特質的物件。(我以為這些在咦呀blog都寫了.....)

這裡都觸及了當代藝術的幾個概念。






才:  嗯嗯嗯...原來如此...就是書不在是書了,而是用"書"來訴說事情


工頭:  所以,你需要當代藝術的概念,否則在你眼前的東西你還是看不見。







才:  是的...(傳了一個哭臉)


工頭:  書是“物件”,美感特質的物件,立體的點字物件,觸覺物件....很多層次。
就像魔法一樣,其貌不揚,卻可打開“閱讀”,但對於明眼人而言,卻又像“無字天書”。





才:  就是一種對於書這個具象,經由思考還有影像內容去衍生出那看不到的抽象層次,然後去理解美感,內化這個不單是書的表達囉?!

工頭:
視覺,觸覺;
時間,空間;
點字,數位;
物件,美感;.......






才:  嗯嗯...好深沉的轉化........不再是由影像去達成....還是由影像內容,攝影者已經是第三者了

工頭:1960,70年代觀念藝術之後,當代藝術首先是觀念。

才:  是由物件(狀況)去表達其觀念








工頭:  好比我之前策展的《出社會》把當代觀念當主軸,再加上“社會性”。

才:  原來如此 反應了社會的種種現實,狀況。

工頭:  但不是那種報導。

才: 嗯!正因為我們身處這個社會 所以我們會有感知有想法。

工頭:  (傳了一個讚的圖示)

才: 謝謝老師!!!跟老師聊完發現很多事情是自己看書本無法達到的...

工頭:  突破自己也是最難的。(認真狀)



---------------------後記-----------------------





晚上兩隻夜貓,相互比晚睡...今天很充實的跟老師聊到關於當代影像的一些概念和想法.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看了老師的blog總是有看沒有懂,但是又覺得很有趣?


觀看的方式可以這麼深沉既隱晦又那麼扎實的進入腦袋裡


常聽過一句話,生活即是藝術,原來透過影像就能表達出這個涵義


經由老師解釋:

如果主題圍繞在"'盲人書"

視覺,觸覺;
時間,空間;
點字,數位;
物件,美感;

透過具象的書,它所隱含的意思去轉化成這些東西,進入觀者的腦袋裡。


以上是節錄跟美陵老師的對談,發現到扎實的一些當代觀看方式需要有更深的學習。



目前得知招生狀況還蠻踴躍的!大家把握學習的機會呀!!


北中南都有地方可以上課.....





-----------------------------------------------------------------



最後...

不知道是不是我這樣跟老師聊天...今天夜貓之爭是我勝利了!

而我像是剛抓破紗窗的貓,學習到了另一種觀看的方式!


學習真的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呢!!





喵!




















來自深夜的兩隻夜貓/張美陵,才晟耀
文字編輯,整理/才晟耀












本日,終*


















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

給18-35歲攝影家的表現機會《Foam Talent Call》Amsterdam 攝影美術館



The annual 《Foam Talent Call》

 Amsterdam 攝影美術館

 給18-35歲攝影家的表現機會

趕快送作品去啊~



2013/4/1 截止


 The annual 《Foam Talent Call》is designed to showcase exceptional young photograph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ttp://www.booooooom.com/wp-content/uploads/2010/10/foam_magazine_02.jpg














 



 http://foamtalent.com/#home





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Free Your Mind: 攝影藝術解讀與創作基礎》台北場:開課日期與地點



《Free Your Mind:  攝影藝術解讀與創作基礎》
台北場

星期三晚上

7pm - 9pm
 
 日期: 2/20;  2/17;  3/6;  3/13;  3/20;  3/27;  4/3;  4/10


地點:  士林公民會館 (207教室)

臺北市士林區大東路75 (士林分局對面)  
 

捷運:
淡水線士林站,2號出口,走福德路左轉大東路,步行距離約5分鐘可達公民會館。

公車:
小北街站下:308、310、606、616、618、665、68 、304、266、250、280、218、紅7、小18
士林分局站:小15、小16、小17
小19

停車場:士林捷運站2號出口處收費停車場


士林公民會館地圖























選擇這個場地,
大家下課後就可一起去士林夜市吃宵夜喔~~

我還可走路回家 真是一舉數得啊~

期待大家來上課囉~




第11屆桃源創作獎15萬元獎金, 2/4-3/4 線上徵件



第11屆桃源創作獎 2/4-3/4 線上徵件

首獎:15萬元獎金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辦理的當代藝術徵件比賽「第11屆桃源創作 獎」,初審徵件即將於2013年2月4日盛大展開。展現當代藝術流動、游牧的特質,以及新生代創作者展現對當代思潮與大眾生活關注與反思。因此,桃源創作 獎長久以來提供一個開放的平台,廣納藝界新秀展現洞悉當下社會脈動的藝術創作。本屆仍採用線上報名方式,請於收件期間(2/4-3/4)至桃源創作獎官方 網站報名並上傳作品圖片。不受類別和國籍限制,今年延續線上報名機制,縮短報名程序,敞開藝術大門,期盼能為當代藝術創造出一個最佳的競爭與對話平台,廣納眾聲喧嘩又富哲思意涵的當代藝術創作。


桃源創作獎採初、複審二階段評審,本屆獎金首度加碼,首獎「桃源創作獎」3名,每位可獲得15獎金。次取「優選」3名,每位可獲得6萬元獎金。「入選」24名,每位可獲得5千元獎金。



請參賽者於3月4日前,逕上桃源創作獎官方網站
http://www.tyccc-tyca.com/
填寫報名表與上傳作品圖片(影音動畫作品則需郵寄作品光碟),並列印報名表,於切結書及授權書親筆簽名後,以掛號郵寄至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http://www.tyccc-tyca.com/NewsContent.aspx?ID=31



  

Asia Art Archive (AAA) 《亞洲藝術檔案》的研究獎金,開放申請

 

Hong Kong | Asia Art Archive 

research fellowship

 

The grant offers a one-year fellowship to support a focused research project that advances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from 1980s to the present.


提供一年的研究獎金,以支持專案的重點研究,促進從1980 年代到現在的華人當代藝術的理解。



博士後研究員,或博士候選人,都有資格申請。

 

金:US$15,000。

 

至少兩個月於 AAA 的研究(between May and December 2013.)。


The selected project is expected to begin in May 2013 and be completed by June 2014.

Potential applicants should visit the AAA website to review available research material scope and outline topics for consideration.


Deadline for proposals: 1 March 2013


http://culture360.org/opportunity/hong-kong-asia-art-archive-research-fellowship/









2013年2月3日 星期日

Catherine Wagner: trans/literate


Catherine Wagner: <trans/literate>

 

Stephen Wirtz Gallery, San Francisco

正在舊金山 Stephen Wirtz Gallery 展出的 Catherine Wagner 作品,
標題:
trans/literate



 Catherine Wagner, <Moby Dick; or, The Whale, Herman Melville>, 2011. Courtesy Stephen Wirtz Gallery

 這是美國 1851 年出版的小說 <Moby Dick> 白鯨記》.






 

 

 

 Catherine Wagner, <The Stranger, Albert Camus>, 2011. Courtesy Stephen Wirtz Gallery

這是存在主義作家Albert Camus的小說 <The Stranger> 《陌生人》.




Catherine Wagner, The Great Gatsby, F. Scott Fitzgerald

Catherine Wagner, <The Great Gatsby, F. Scott Fitzgerald> 《大亨小傳》


藝術家 Catherine Wagner 轉移溝通的模式
每件作品描述一本書,影像裡左邊的書是關閉的,右邊的書是打開的。
具有一種冷靜特質,由拍攝者抹除自己的個性-他們的熟悉性和感觸性。

這些書是西方文學的經典,

the Holy Bible,  Moby Dick,  The Great Gatsby,  etc.
裝裱在彩色封面裡, 有些已經褪色磨損,有些乾淨和明亮。  

但他們都是盲文版奇異的吸引人的,也是稀少的物件。
   
在形式的層次上,仍然是靜物的顏色和形式。
書頁有厚度有紋理,紙張的特色,在左邊的圖像中,清楚地看到完整圓角。
盲文版的書,比傳統的列印,需要更多的頁數空間,需要多個卷數。字詞成為三度空間。

這些書不是被閱讀看到,而是被盲人的觸摸到。
盲文版的書,強調視覺存在,於突起的圓點的圖形安排,這樣的紋理質感是誘人的。這些細節在出版領域,從類比到數位的當前的轉變,可引起觀者共鳴
從虛擬圖書館的電子片,到觸摸啟動的介面。眼盲的讀者,目前傾向選擇更加便宜製作的磁帶書籍,而不是盲文版。
雖然影像保持著距離,Catherine Wagner 認為,書是我們親密的事物、 字詞感動我們心中的想法。然而,書本並不是沒有含義和個性的審美特徵這些成分使一系列的書,充滿溫暖和複雜性。 尤其當觀者愈靠近照片。  






她的個人網站:
http://catherinewagner.org/